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扬子江

文天祥 文天祥〔宋代〕

自通州至扬子江口,两潮可到。为避渚沙,及许浦,顾诸从行者,故绕去,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北海:这里指北方。
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
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参考资料:完善

1、 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04月:455-457
2、 马世一编著;孙文心,马天牧,马天放等编写,.古诗行旅 宋辽金卷:语文出版社,2014年8月:第341页

赏析

  这首诗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这首诗语言浅近,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首句的“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从扬子大江头”,指从长江口南归,引起三、四两句。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扬子江》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纪行,叙述诗人自镇江逃脱,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后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其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全诗语言浅近,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417页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023篇诗文  19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苏轼 苏轼〔宋代〕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苏轼〔宋代〕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